来源:数据分析师 CPDA | 时间:2016-03-09 | 作者:admin
刚过“三八女王节”再有几天又要迎来一个重要的日子——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3.15历来是商家头疼,买家诉苦的日子,到这个节骨眼商家都会比较谨慎,所以,在昨天使劲“买买买”的同志们可以较为放心,这几天买的东西质量要比“双十一”“双十二”要好的多,服务更是周到的多。
不过此刻商家再谨慎,再小心,毕竟过去的一年还是有着无数的消费者不满的声音,国家工商总局9日公布了《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2015年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情况》,详细列举了投诉情况数据,那么就随着小编通过数据分析来看看,在2015年,哪些领域又成为消费投诉热点?用大数据来引导消费者规避消费过程中的那些“陷阱”。
手机投诉连续7年位居商品类投诉首位 手机投诉居高不下,连续7年位居商品类投诉第一位。2015年,手机投诉达12.28万件,同比增长9.7%,占商品类投诉的16.92%。 投诉的主要问题:手机易出现黑屏、死机、信号不稳定等性能故障问题,售后维修周期长、不履行手机“三包”义务等;部分经销商销售假冒、翻新机。
汽车及零部件投诉争议金额首破10亿元
2015年全国涉及汽车及零部件的投诉为7.57万件,同比增长37.3%,占商品类投诉总量的10.4%,平均每销售万辆汽车投诉量达到30.76件,同比增长31.1%;涉及争议金额首次突破10亿元,为11.61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了2.75倍。
投诉的主要问题:合同、质量、售后服务问题是消费者投诉汽车及零部件的主要问题,2015年投诉量分别为2.03万件、1.81万件、1.79万件。其中,涉及合同问题的投诉量首次超过涉及售后服务和质量问题的投诉量,合同问题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首要问题。消费者投诉的问题集中在,交订金后被告知无法办理贷款、逾期未交车、以旧车当新车等;汽车维修拖延、指定维修点维修质量不好、多次送修故障仍不能排除;汽车异响、行进途中突然熄火、轮胎鼓包爆胎、车门窗故障、密封不严等。
预付卡消费成纠纷高发区 “十二五”期间,全国预付卡消费投诉年均增长35.7%,2015年达到2.93万件。投诉主要集中在美容美发、健身等行业,投诉量分别占33.9%、27.3%。 投诉的主要问题:商家服务缩水、霸王条款、费用无故被扣除、擅自终止服务、商家“关门跑路”。预付卡消费有风险,办卡需谨慎。
网络购物投诉5年增77.67倍 2015年,网络购物投诉14.58万件,同比增长87.3%,连续两年排在服务类投诉首位。 投诉的主要问题:网络购物商品质量和虚假宣传等问题比较突出,投诉量分别为3.7万件、2.21万件。商家拒绝执行“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发货迟延等也在投诉问题之列。工商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网络购物“虚拟”“远程”的特点导致消费者举证困难和维权成本高;个人信息泄露等也成为网络消费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2015年涉及个人信息泄露的投诉有1139件,同比增长69.2%。
此外,服装鞋帽、旅游服务、居民服务等投诉也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