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CPDA数据分析师 > 36小时数据分析行业HOT点 > “奸商”杀熟,大数据背后的算法“BUG”真的存在吗?

“奸商”杀熟,大数据背后的算法“BUG”真的存在吗?

来源:数据分析师 CPDA | 时间:2019-04-03 | 作者:admin

微信图片 20190403092041 - “奸商”杀熟,大数据背后的算法“BUG”真的存在吗?

 

在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奸商”杀熟的背后实际是“大数据’杀熟。大数据杀熟在2018年3月进入大众的视野,一度成为该月份的十大热搜名词。

 

杀熟按照字面的意思是“宰杀熟悉的人”,其实就是同一个平台的同一件商品或者服务,老顾客和新顾客看到的价格是不同的,往往老顾客看到的价格要高,这就是“杀熟”的意思。

 

大数据杀熟基于大数据技术,也就是海量的用户数据,根据你的用户属性判断你的消费能力、购买偏好、购买意愿等,然后确定你的用户画像,推送不同价格的商品,在这样隐蔽性的情况下,很多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被涨价”,这就是所说的大数据杀熟。

 

举个例子:如果大数据在分析的过程中,根据你的地理位置把你分配到“富人区”,那么你看到的商品价格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微信图片 20190403092049 - “奸商”杀熟,大数据背后的算法“BUG”真的存在吗?

 

根据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调查显示:在主观的调查问卷中有88%左右的调查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的现象普遍存在;有57%左右的调查者表示在购物的过程中遇到过“大数据杀熟”的现象;调查者反应“大数据杀熟”存在最多的平台是网购平台、在线旅游平台和网约车平台,其中反应最强烈的是在线旅游平台。

 

微信图片 20190403092054 - “奸商”杀熟,大数据背后的算法“BUG”真的存在吗?微信图片 20190403092059 - “奸商”杀熟,大数据背后的算法“BUG”真的存在吗?

 

为什么人们认为“大数据杀熟”普遍存在?这是因为大数据在分析的过程中存在隐蔽性和复杂性,同时人们在购买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价格的波动和新用户优惠力度大的情况,这就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普遍认同的观念“杀熟”。

 

但是,在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最新的实际调查结果显示:被人们普遍认为的“大数据杀熟”现象并不明显。

 

微信图片 20190403092103 - “奸商”杀熟,大数据背后的算法“BUG”真的存在吗?

 

因此,从这这个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来,“大数据”和“杀熟”是没有联系的。大数据只是提供数据分析的一个载体,通过大数据能够分析出用户的消费能力、消费偏好、购买愿望等等,可以为商家的营销策略做出准确的规划。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网上购物,经常搜索低于100元的东西,那么在大数据的计算下,会判断你是一个低消费能力群体,就不会给你推送那些价格高的或者大品牌产品,这属于平台资源的一种合理分配。

 

大数据可以是一个平台,也可以是一种技术,但是它的原则是中立的,它跟杀熟没关系,杀熟只是商家的策略,程序员,工程师只是按照需求进行实施而已,想杀什么完全是由商家的意愿决定的,所以一些媒体把矛头指向大数据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事实上大数据算法一直很公平、公正,也很好的为人类服务。例如:城市道路的规划、教育行业的课程分析、制造行业的人工智能计算、农业领域的数字农业等等,大数据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所以大数据背后的算法不存在“BUG”,杀熟背后另有其人。